聯系我們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文藝路26號
辦公室:0871-63610615
拍賣部:0871-65371897
傳真:0871-65371897
E-Mail:kmysdpm@163.com
QQ:2461721828
郵編:650000
友情鏈接:www.ynyxy.cn
辦公室:0871-63610615
拍賣部:0871-65371897
傳真:0871-65371897
E-Mail:kmysdpm@163.com
QQ:2461721828
郵編:650000
友情鏈接:www.ynyxy.cn
鑒賞收藏
顧偉璽及其中國畫解讀
發布人:佚名 | 轉貼自:本站原創 | 更新時間:2012/4/12 | 閱讀:2208
《莊子·天道》提出了“樸素而天下莫與之爭美”的審美觀和文藝思想。而周代《禮記·禮器篇》也有“大圭不琢”的審美主張,揭示了中國美學智慧所闡發的綱領性觀念和藝術主張。可見“樸素”方能達于藝術的真境。當然本文無意就藝術的“樸素”之美展開理論上的思辯,而是借此論題,來研究和介紹畫家顧偉璽的藝術探索和成就,并試圖揭示其藝術風格形成的諸多因緣。
偉璽本科時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專業,其后,他又歷經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兩個學習階段,取得了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學位。2000年后偉璽調入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工作,先后任教授、院長助理、副院長等職,從事藝術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工作。2010年又赴廣西藝術學院,擔任中國第一所以中國畫命名的中國畫學院副院長,兼任學院美術館館長、教授,并擔任中國山水畫及中國美術史兩個方向的研究生導師。偉璽的發展令我非常欣慰也為他感到高興,他的成長是我意料中的事情,因為,他酷愛繪畫藝術,為人誠厚,充滿了奮斗的激情和勤奮探索的科研精神。但他近期的一批繪畫作品的風格、面貌卻大超乎我之意料。在當下藝術創作普遍尋求圖式特點的大環境中,偉璽并沒有急于尋找標新立異、標榜自我的“圖式個性”。而是更加堅定的循著“中國畫法”的正途,默默攀登并不斷錘煉自己的筆墨語言,陶煉熔鑄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
他近期的山水作品,一改以往以水墨沖染等尋求肌理和“視覺張力”的風格取向,而是以生辣勁健的勾勒和富有新意的沖潑,營建雄渾蒼樸的山水真境。昭顯出由筆墨所承載和傳達的精神性和文化意涵。而他的花鳥作品也完全擺脫了以彩墨漬染及礬水沖潑等形式意味上的追求,而回到傳統的“筆墨范式”中,他自己對我說,近期的畫“越畫越土”,而余以為是越來越復歸中國畫的本質,走上了一條轉承、探索、辟新之路。
偉璽近期創作的山水作品《防城港上思魔石谷》及《老山界》,用筆樸拙,氣勢磅礴,且是八尺整張的大幅作品,展示了他在山水畫筆墨語言風格及其情境營建方面的個性特質,與他之前的一批山水作品,過多的追求筆墨沖潑的肌理和圖式特點有很大的不同,昭示了他藝術追求上的覺悟和成就。他的一批花鳥作品也是點化合于矩度,在構圖設境和筆墨的逸氣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特別是他十多年前于蘇州地區寫生的素材,成為他創作的主題元素。其中紫藤水鳥等作品,展現出他花鳥畫構圖意境上的新的追求和新境界的開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體現了他的藝術追求和獨特的藝術感悟。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偉璽由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為大學學院的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并擁有了其他一系列頭銜,卻保持一貫的謙虛、樸實的人格風范和持之以恒、勤奮自強的學習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比之于當今學術界、藝術界存在的一些浮躁風氣,他的樸素,確實難能可貴。他近期創作的大量新作以及出版多本專著,發表論文數十篇的理論成果,則顯示了其學術積淀的厚重,相信他必將成為大器。
“樸素而天下莫于之爭美”,我以莊子的話語來狀述偉璽的藝術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績,祝愿他不斷超越自我,走向成功。(揚子晚報)
昆明雅士得拍賣有限公司 | 辦公室:0871-63610615 拍賣部:0871-65371897
傳真:0871-65371897 QQ:2461721828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文藝路26號 | E-Mail:kmysdpm@163.com |
Copyright 2007 KMYS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郵編:650000 滇ICP備17001812號 |